如何打造一门金课?既传授专业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

2021-01-05 16:02:1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叶青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苏运生 何乐韵

如何打造一门金课?港澳台侨学生占比70%以上的课堂有何特别之处?如何把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于专业知识教学?在暨南大学的《中医外科学》课堂上,或许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通过多年积累,《中医外科学》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课程主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马民教授在采访中把课程打磨的心得经验与教学秘诀一一道来。

中医知识为标,传统文化为本

融知识学习于文化撒播是中医的精髓,同时也是课程的精髓。“中医原本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课程的优势。授课中,从专业知识讲到传统文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马民说道。“整体观”“和合思想”“辨证论治”“不通则痛”等中医思想是课程内容的基石,如何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这些思想内涵呢?他探索出了课上介绍病例与课下实践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辨证论治是指由于体质差异,即便是患上同一种病,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也会有所不同。”马民解释道。理解这个观念不难,实际运用起来却不简单。在临床诊断中,个体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加之许多病人不只患有单一疾病,叠加的症状十分考验医生的辨证技巧。为了让同学们对“辨证论治”有更深刻的了解,马民不仅在课堂上介绍典型病例,还让同学们到医院中实地学习。

中医学专业学生洪守亿感叹道:“在跟诊的时候,发现同一套治疗方案可以用来治不同的病,只是改变了药物剂量就能取到很好的疗效,但有时候针对同一种病又会采用不同的方案。要把‘辨证论治’应用到临床上真的需要累积很多经验。”

在马民看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多了解,这是中医学老师的责任。中医学院的本科生大部分都是港澳台侨学生,因此《中医外科学》的老师们有着更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希望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师生躬行实践,临床反哺课堂

中医学科的老师再忙也不能放下临床,这是马民反复强调的观点。为了让本科生能够到医院里跟诊学习,他坚持周末看诊,保证了学生们每周能有一个或两个半天的临床时间。

不只是马民,整个教学团队都是如此。《中医外科学》的授课老师都坚守一线,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副)主任医师。医学老师不能停门诊,教学团队负责人之一的陈利国教授对此深以为然。由于时间问题,时任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的陈利国停过一段时间门诊。但他发现这个选择不利于教学工作,退出一线意味着诊断敏锐力和判断力的降低。中医外科的教学需要从实际案例出发,不能停留于对教材的照本宣科。秉承着对教学的责任感,陈利国毅然决定回归一线。

对中医学来说,看诊治病才是目的。因此,医院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课堂。中医学院对本科生采用了“2.5+2.5”的培养模式,将五年的本科学习划分成两阶段,前半段时间主要用以学习基础理论,后半段时间进医院实习。除此以外,《中医外科学》课程还加强了实践强度,“另开小灶”,将临床融入学生日常。课程期间,学生们每周末都会到医院里跟诊,亲身体验中医的疗效,不断打磨实践技能。

发挥侨校优势,促进内外招学生交融

暨南大学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在学校,港澳台侨及海外留学生被称作外招生。中医学院更有超70%的学生是外招生。特殊的生源结构固然增大了教学难度,但经过教学团队对课程设计的精心打磨,特殊的生源不仅没有对人才培养造成障碍,反而成为了课程优势。从中医学院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精英,许多学生在结束本科学习后选择留校深造,学成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于医学事业。

为何能培养出如此多优秀人才?其要诀就在于老师们因材施教、推行翻转课堂。

在刚开始推行翻转课堂时,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内地学生与港澳台侨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科研水平差异与语言障碍、内地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等。经过不断地讨论实践,教学团队最终决定实行分流教学,因材施教。

“我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很好,课前预习可以形成自己的想法,课上讨论的时候和同学们交换意见,达到1+1>2的效果”来自台湾的学生洪守亿说。

“虽然入选了金课,但《中医外科学》的课程改革还在路上,教学团队还会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提升难度,加强专业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马民表示,课程将一直走在改革优化的路上,不断打磨完善“教学内容-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多元一体的传承创新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 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