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沟巨变,源于一场乡村与艺术的融合实验

2021-05-14 08:58:2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延斌 徐春光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徐春光

现在,周杉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蔡家沟,自己作画,或者教村民画画,抑或对村庄进行艺术改造。在村民们眼中,这位外表俊朗的老师“油画超棒”,和艺术家朋友们一道改变着蔡家沟的成长方式。

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自己时,周杉很郑重,“我是职业油画家”。前不久,他的作品“蔡家沟一号”被知名书画院收藏。

蔡家沟,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南部常山脚下,一个人口仅有500人的小村庄,“无年轻劳力、无产业基础、无集体收入”是其标签。蔡家沟所在的常山周边,是诸城的生态涵养区,工业、畜牧业发展受限,村子仅靠1100多亩的荒岭,挣些微薄收入。

这也意味着在当地,如何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需要仔细琢磨。

艺术与乡村“一见钟情”:这里的村民,眼神干净而炽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近几年,诸城依托常山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优势,规划建设了涵盖24个村的常山乡村振兴示范区,试图借助工商资本下乡,整合土地资源,强力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明眼人明白,当规划出台后,招商引资中的“商与资”便成了关键。

曾长期在北京创作的张破,一直想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这种寻觅,直到遇到张茂盛,才完成了一场堪称美好的邂逅。

张茂盛是诸城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党工委书记。2017年的金秋,双方会面,张茂盛的一番话打动了张破:“南湖区有山有水,不缺投资,缺一个有文化灵魂意义的地方。只要愿意,这里的24个村庄,你们任选。”

选择的过程,难,也不难。张破相信一见钟情。他先后走进24个村子,一路寻找钟情之地。最后,与蔡家沟“看对了眼”。

张破说,“这里的村民,眼神干净而炽热。”

蔡家沟村网格党支部书记丁金坡是个聪明人,深谙艺术家的自由特质需要尊重。于是,在村庄规划设计中,大到房屋修缮、道路板材、墙画绘制,小到门把手选材、村庄边角美化,无论南湖区党委政府,还是村里,有不同意见,艺术家们都有充分“发言权”。

一场乡村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实验就此开始。

以张破为首的艺术家是在2017年底入驻蔡家沟的。他们以艺术家的眼光,因地取材,改造旧村,打上艺术印迹。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行走在蔡家沟村里,观察其角角落落,处处充满着艺术气息,艺术家工作室、韩三明电影机构、百工传习馆、古琴馆、美术馆……但张破们并不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

他们了解并尊重当地百姓的创造力,并适度开发、放大这种力量。

蔡家沟艺术试验中的农民角色:他们不是看客,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

记者见到王茂桂时,这位76岁的“农民画师”正在专心创作一只坐在枝头的呆萌猫头鹰。王阿姨说,自己学画画已有两年多,以前连画笔都没摸过,而现在已轻松完成一幅画作。

记者注意到,七天绘画教学法是张破、周杉等艺术家们开发的教程,可让当地农民在一周内快速入门。而这些农民画作,慢慢积累,由幼稚变成熟,成为蔡家沟艺术试验场商品的一部分。

“艺术家农民化,农民艺术家化。”这是艺术家入驻时提出的理念。回头看去,蔡家沟村民角色的转变,自然而顺利。

艺术变现,既检验着蔡家沟艺术试验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让农民画师们“鼓起了钱包”。当然,更为当地党委政府所乐见。

2018年初,当地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本2000多万元下乡改善村居环境。同时,艺术家们带领村民用本地石材、木材、原有竹木、旧磨盘、老门窗、废瓦罐改造村内面貌,还原了一份乡愁。

原生态的乡村环境,政府的尊重和支持,给了张破“招蜂引蝶”的底气。

刘新歌、王涛、李飞等来自北上广的一批艺术家先后入驻,带来绘画、摄影、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创作形式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曾经落后破败的蔡家沟有了颜色,换了活法……四年来,蔡家沟举办画展、摄影展、创意市集、乡村艺术节等艺术活动40余场。

村里热闹了,年轻人回来了,乡村记忆馆、古琴馆、咖啡馆等十几处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让科技日报记者感慨的是,在这场乡村巨变中,村民们不是看客,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受益者。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常驻村里的艺术家,俨然成了“新村民”,在他们带动下,蔡家沟村民带着艺术范走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去年一年,村里接待游客20多万人,村民平均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提高到2.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更达到20多万元。

乡村振兴怎么干?什么样?蔡家沟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答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延斌拍摄)

责任编辑: 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