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部长通道,黄润秋亮出生态环境三个“最”

2023-03-05 20:02:5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何亮 刘垠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刘垠

“中国是一个具有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约束性强,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显然行不通。”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开门见山,“我们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过去十年,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I到III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黄润秋表示,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些年,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中国与西方本质区别

“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部长通道上,黄润秋的语气特别坚定。

“在理念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这三者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路径选择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方法上,我们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黄润秋表示,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如何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黄润秋表示,要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

此外,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将一项一项全面展开。”黄润秋表示,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好城镇与农村,统筹好陆域与海洋,统筹好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

最后,要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超过了90%。”部长通道上,黄润秋这样“数说”污染物减排的成效。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黄润秋表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又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历程上打下深深的中国烙印

去年12月,我国领导和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召开。黄润秋表示,第二阶段会议最具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就是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机制,即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资金,也包括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落地的机制。

黄润秋介绍,这些政策机制推动达成难度非常大,但是达成以后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说,“框架”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这也是中国首次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联合国环境领域重大议题谈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黄润秋说,中国还将作为主席国,推动世界各国落实好“框架”的内容,切实把“框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

谈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哪些经验可供国际社会借鉴,黄润秋着重介绍了三个方面。

第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在这次全球性会议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重要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是非常值得世界各国借鉴的经验。

第二是中国的生态保护制度、举措。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了生态保护红线机制,把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划到红线里面妥善加以保护,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是实施的大规模、大尺度的生态修复。国家层面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项目,还有一大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项目,这些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些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

“现在,大家到各个地方去,都希望沿着治理好的河流看一看,两岸水清岸绿,成了老百姓很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我们将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赢。”黄润秋说。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