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纵深”,高校社会实践成为育人大舞台

2023-07-21 20:50:2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夏斌 季华 孙嘉隆 柳鑫 王怡

夏斌 季华 孙嘉隆 柳鑫 科技日报记者 王怡

眼下,尽管正是酷暑之时,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红绿相映汇英才,青春赋能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赴江苏溧阳竹箦镇、安徽徽州富溪乡和浙江遂昌王村口镇开展调研学习……队员们走进江浙皖红绿融合发展的乡村,来到传承地学习红色历史、赓续革命精神,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滋养,积蓄砥砺奋进力量。

这只是2023年全国高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强化特色性的实践服务,积极探索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

社会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社会实践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生们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生动立体地感受先驱们献身革命的拳拳热忱,汲取不忘初心的前行力量;在行走间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点绿成金生态富民’的真谛。学红色历史,品绿色理念,学生们走出象牙塔,实现了从理论学习到躬身实践的飞跃。”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访升表示。

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席海涛看来,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高校着力打造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有效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暑期社会实践是开展‘大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只有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实践育人的效率,才能助力青年学生树立鸿鹄之志。”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朱鹏说。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陈粲认为,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二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更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实践中直接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进行沟通,从而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三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四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民生和国情提供了途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的优良品格,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社会、乡村的发展,感受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增强民族自豪感。

多措并举让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2022年7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蚕宝宝”实践团的队员们走进宿迁市埠子镇蚕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基础上,运用专业所学,搭建设计了基于数据分析的蚕桑智能系统,助推蚕桑产业升级,激发蚕桑产业活力。

实践团通过对前期收集的影响蚕丝产量的气温、降雨量、空气湿度、空气质量指数四类数据的深度整理和分析,设计出桑蚕饲养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桑蚕企业饲养生产数据的采集、运算、存储、预测等管理。

后期该团队将系统的各项代码免费提供给了蚕桑合作社,供合作社技术人员使用,以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调整养殖策略,提高蚕丝产量。为蚕户带来实际效益,助推当地蚕桑产业发展。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苏周媛说:“此次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实践中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民情,身处实地、脱离书本,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运用自身专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仅收获了实践经历,有助于今后创新创业,也收获了蚕桑村村民的感谢信,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失为人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盛夏乡约,共建美丽乡村”实践团走进衡水市阜城县,利用绘画专业优势,多层次、全方位扶助留守儿童,用小画笔撬动留守儿童大梦想,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了崇尚绘画艺术、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种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实践品牌之一,实践内容更加丰富、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实践管理更加规范。但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内涵仍亟待转变与提升。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实践活动问题反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紧扣实践育人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精心设计大纲和实施方案,凸显出思政元素,实现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和有效衔接。该校“麒小麟”团队,带队老师由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的领导老师组成,涵盖多专业领域,可以更好地从多角度专业指导学生实践团队充分做好实践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实践内容和形式的专业性。

今年,该校“麒小麟”团队前往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参观老游击队员黄炳茂之家,聆听“一杯米酒”的故事;参观岭红米酒技艺传习所,感知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致富的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发挥学校特色,依托乡村振兴、共建合作等工作,通过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将思政育人拓展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打造政校企社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该校“麒小麟”团队日前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确定为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示范性团队。

方式和内涵仍亟待转变与提升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李兰秀介绍,尽管各地高校开始逐步重视大学生实践活动,但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比如,有的高校未能确立完善的实施机制以及资源保障,经费有限,实践时间短;有的高校缺乏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系统指导;有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仅有团委一个部门负责,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组织部门力量单薄。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领导正视,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

相关高校负责人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引导。高校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热点,引导学生用年轻人的语言讲好实践故事。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在校园中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对外合作。高校要加强与其他社会单位合作,有计划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尽可能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进行基地建设,形成合作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拓展社会实践新途径。将社会实践与择业就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培养模式,将社会实践与就业、择业相结合。

吴访升认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在推动社会实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强化特色性的实践服务,积极探索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持续动力。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