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保护与发展,让文化遗产闪耀时代华彩——“文化中国行”之无锡走笔

2024-04-25 07:35:0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金凤 张盖伦 李坤 李忠明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张盖伦 李坤 融媒体摄像 李忠明

徜徉于江苏无锡大运河旁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存与市井烟火编织出了一座“运河活态博物馆”,监测科技则守护着这片“江南水弄堂”;行走在宜兴市蜀山古南街,经过“小规模渐进式”改造的街区既能感受到清新时尚,又能看得见时代肌理;驻足前墅龙窑旁,闪烁400多年的窑火混合陶片的敲击声,浓缩进一张张“数字身份证”,让古老技艺返璞归真……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则是城市魅力之关键。

春光融融之际,探寻文脉流芳的无锡,记者发现: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守正创新的理念,让这里的古建筑、老街区、传统技艺得以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无锡,文物建筑之“活”、科技创新之“智”,正在带动历史文化传承之“火”。

在保护中发展——

让历史风貌与现代潮流交相辉映

背靠蜀山,面向蠡河。漫步在宜兴市的蜀山古南街,脚下是整块的青石条,满眼是多姿的雕花木格窗。大大小小的紫砂陶器店铺、紫砂工艺师旧居、茶馆、艺术馆鳞次栉比,时尚感扑面而来。细细咂摸,似乎又看得出光阴的痕迹。

形成于宋代之前的蜀山古南街,是中国重要的紫砂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2015年起,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的大门开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领衔的团队奉行“小规模渐进式”原则,对历史街区进行“适应性保护改造”,通过研究建筑的结构和建筑材料的退化机理,为建筑“治小病防大病”,并将其与居民的社区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条老街的复兴,折射出文化遗产保护孕育的勃勃生机。一座老建筑的功能蝶变,见证着工业遗存保护中的文化传承。

蜿蜒曲折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巨龙从无锡缓缓流过。运河边的茂新面粉厂(以下简称“面粉厂”)旧址上,挺立起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

封印一段时光,可为子孙后代留下绵延不息的记忆。行走于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过去面粉厂的制粉车间、粉库及办公楼等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还能看到面粉生产、纺织等工商业发展的各种老物件。

“将面粉厂旧址改建为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手段修缮老建筑。”无锡博物院专题馆部主任文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对表面粉化剥落的建筑外墙面采用渗透加固、封护的形式进行修缮,并采用排盐纸浆多次贴敷建筑表面,为其进行脱盐处理。针对毛麦仓西立面户外部分、制粉车间北立面外墙存在的粉化剥落病害,我们喷洒、局部涂刷硅酸乙酯类材料,对建筑的整体砖墙进行渗透加固。”

在发展中保护——

让老街区古遗存活化利用永葆生机

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在与伯渎港交会处,一桥飞架运河两岸。这座桥便是无锡古运河上最古老、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清名桥。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的组成部分。2007年,街区保护规划在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的指导下,通过对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植入符合保护要求与发展需要的功能业态,实现了遗存的活化利用。

漫步如今的街区,名人故居、艺术中心、新潮茶饮、文艺书店、网红民宿首尾相望。在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背后,以街区为核心的古运河两岸,如今正被一双双“慧眼”时刻关注。

“从去年起,无锡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开始运行,对大运河遗产区的建筑构件稳定状态,湿度虫害,大气指数,雨水指数,水位、水质、水流情况进行监测;对于水质的管控处理,我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科技方法进行治理。同时,我们通过种植水草和围养水生植物,净化大运河水质。”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与记者分享。

2000多年的运河流淌,串联起江南长盛不衰的文明。而闪亮了400多年的窑火生生不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代代相传。

宜兴前墅龙窑始建于明代,延烧至今,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座活的明代龙窑之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前墅龙窑每年还会至少烧6次窑。通过烧制,让窑体在‘用’中‘活’。”前墅龙窑柴烧技艺传承人华盛说,“龙窑建成后到现在一直没有断过火。每次烧完后,我们还会保养。”

华盛正在精心打造前墅龙窑的品牌,他和团队将前墅龙窑陶器的细节图拍摄下来,将图片输入电脑,再生成一串数字,最后制成数字身份证,一起发送给买家,以便大家辨别真伪。

“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传承,我们希望用新技术、新手段来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爱上这些文化遗产和古老技艺。”华盛表示。

责任编辑: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