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界面归一 效率翻倍——青海西宁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为基层减负

2025-07-15 19:56:0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发现问题直接在手机上拍照上报,遇到难题通过平台流转到职能部门解决,青海省西宁市建设的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现在已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离不开的工具。

袁文涛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安宁路社区的一名网格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拿着手机操作使用西宁市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问题类型、事发地址、紧急程度……所有功能一目了然。”袁文涛说,“现在凭借一部手机,使用App或小程序就能替代以前成沓的纸质报表,我们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减负。”

袁文涛说,他今年5月在巡查河道时发现未装护栏存在隐患的情况,通过App将问题反馈给职能部门,第二天职能部门便现场查看并拉上警戒带,及时研究后续解决方案。“以前这个流程需要一周左右,现在我在系统中按照事件紧急程度‘吹哨’,只需3至7天处理时效,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响应处理。”袁文涛说。

安宁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文静介绍,2025年1月至6月,社区投诉量从上年同期的179件降至89件,社区通过平台智能分析,实现了数据高效利用和问题精准定位。

西宁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成员张奎表示,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依托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以“一界面”汇总社区业务及网格化办理事项,梳理对接完成省市医保、人社、民政、住建等业务事项共38个,实现了以上业务在一个界面办理,有效压减了业务办理时长。同时,西宁市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力度,54类省级数据首次向基层社区开放,基础数据实现“一次查询、多处使用”。

“我们还对全市社区现有的132张报表进行全面规范清理,最终保留46张报表。借助数据共享实现后台数据支撑,14项网格员日常巡查事项由平台‘统一网格’上报问题,不再要求社区报送。截至目前,各部门通过平台导出报表446次,网格员日常巡查事项录入2291条,切实减轻基层重复报数负担。”西宁市大数据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马昌虎说。

数据多跑腿,群众就少受累。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北商业巷社区总人口2552户、7647人,群众需求多元,各类证明、盖章事务也较多。据北商业巷社区工作人员王海玉介绍,今年4月,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自动提醒社区内一位老人已满70岁,但还未申领高龄补贴,请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办理。“当时这位老人不在社区内居住,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他女儿,他们将材料线上发给我,当天就办好了,节省了双方很多精力。”王海玉说。

“现在,借助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许多证明事项可以实现社区直接提交申请、自主审核发证,社区也实现了从被动处理到主动发现问题的角色转变。”北商业巷社区党委书记严红新说。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