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舞:从街头“跳到”奥运赛场

2024-08-11 09:50:2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快速的鼓点、强烈的节奏、动感的音乐……舞者在中心舞台展示高难度动作,这正是巴黎奥运会唯一新增项目霹雳舞的比赛场景。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霹雳舞女子组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清漪以2:1战胜荷兰选手英迪娅,赢得铜牌,这是奥运霹雳舞项目决出的史上首枚奖牌。

听到“霹雳舞”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擦玻璃”“传电流”“太空步”等中国80年代流行的舞蹈动作。但此“霹雳舞”非彼“霹雳舞”,奥运赛场上的“霹雳舞”,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街区,是一种街头范儿十足的城市舞蹈。

在发展过程中,霹雳舞大量吸收巴西战舞(Capoeira)、体操、中国武术的技术和动作,如今的霹雳舞分为摇滚步(TopRock)、腿部动作(Footwork)、空中定格(Freeze)和整体移动(Power Move)四大内容。

霹雳舞表演及比赛规则围绕“挑战”模式设计。男运动员(B-boys)或女运动员(B-girls)在舞台上各自有1分钟时间展示并回应对手,如此往复三轮,即完成一场对决,最后由裁判判定哪一方获胜。

霹雳舞是属于无须知道每个动作的名称,就能理解和享受的运动。比如,霹雳舞表演通常以摇滚步开场,然后身体逐渐自上而下贴近地板,开始做地板动作,包括极具视觉观赏性的旋转、细腻的排腿以及伏地、过渡等。而定格则是在行云流水的动态套路中,突然做出某个难以保持的倒立动作,宛若击败地心引力,将整个表演推向高潮。

霹雳舞是打分项目,但与拥有严格规则体系的其他奥林匹克项目相比,它呈现出极强的个性化。比如,舞者在比赛中的音乐并不是自主选择,而是由唱片骑师(DJ)随机播放,舞者需要根据随机音乐自主选择搭配动作、形成比赛风格,赢得现场裁判认可。

早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闭幕式上,霹雳舞就曾亮相。在奥林匹克运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霹雳舞这一“街头运动”项目终于登上巴黎奥运会舞台,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