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 赵子焕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北京时间8月14日上午,在秘鲁利马举办的第六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能源智慧社区倡议(ESCI)最佳实践奖颁奖典礼上,国家电投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湖州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获评第六届APEC ESCI最佳实践奖低碳城镇类别(LCMT)银奖。这也是中国案例首次在该平台的低碳城镇类别奖项中获奖。
ESCI最佳实践奖作为APEC能源工作组下设的唯一项目奖,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能电网、智慧工作以及低碳示范城镇等5个类别。奖项以APEC设定的“到2035年能源强度相比2005年降低至少45%”目标为主要参考,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类别评选出金奖、银奖各一名。
2023年11月,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APSEC)启动第六届APEC ESCI最佳实践奖中方案例征集,湖州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参与低碳示范城镇奖项类别申报,并从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3个经济体的6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实现中国案例在该类别奖项“零”的突破。
近年来,浙江公司坚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深耕湖州地区,按照国家电投部署安排,先后开发建设了安吉草荡50MWp(兆瓦峰值)渔光互补、安吉长虹光储充一体化、长兴鑫江矿矿山修复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并依托现有新能源产业,建设“和平共储”大型用户侧储能电站,因地制宜打造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和平共储”项目规划容量100MW(兆瓦)/1061MWh(兆瓦时),一期建设规模45MW/477MWh,年调峰电量可达1.4亿千瓦时,可为园区内的用电企业每年节省上千万元用电费用。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对于区域电网来说,相当于增加一个大的电能“水库”来灵活提供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电力服务,助力地方能源保供及新能源消纳。
安吉草荡50MWp光伏电站位于安吉草荡村边的83公顷水塘上,有效利用水面资源,是安吉县首个水面发电、水下养鱼的“渔光互补”项目。长兴鑫江矿2.1MWp矿山治理光伏发电项目位于长兴县和平镇霅溪村废弃矿区,占地100余亩,是国家电投在浙江的首个能源生态融合发展项目,实现了对采矿沉陷区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安吉长虹光储充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浙江省“十四五”规划首批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项目,位于安吉县长虹制链园区,建设有7.3MW屋顶分布式光伏、0.4MW车棚光伏、100kW/500kWh新型储能和2台60kW快充充电桩,形成光储充一体化的清洁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合理分配能源供需,为园区提供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