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探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2024-08-18 20:44:5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8800万公里。8月17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主办的第四届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召开,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会上“数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效。

“以‘车路云一体化’为主要方向的智能网联汽车,承担着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塑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大使命。”在苏波看来,“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标志着我国车联网产业已从技术验证过渡至规模落地的重要阶段,进入拓展应用的新进程。

2024年,我国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说,“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许多城市在投入资源后,未能形成有效的商业闭环。当前,“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车辆运用、系统运行方面仍以单车智能为主,这就导致获取数据很被动。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是“车路云一体化”可持续的重要驱动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让数据得到分级、分类地挖掘和运营,是“车路云一体化”实现商业回报的关键。而政策和标准是其落地和应用的重要保障,既需要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围绕车路云的众多场景,比如公交场景、市政场景、高等级车辆上路的场景,由地方来推进政策、标准和法规的创新。

那么,如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苏波建议,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应用等。“要持续投入研发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自动驾驶及智驾芯片、车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他同时表示,要加强汽车、通信、交通等产业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数字交通、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

李克强则表示,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要确保项目形成商业闭环,使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持续的投入产出机制。此外,“车路云一体化”还需进行系统设计,明确架构、方法论和流程规范;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范,推动技术体系的全球推广。

围绕“车路协同 新质赋能”主题,本届大会还设置了主题论坛、科技展、挑战赛、体验四大板块,深入探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并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院士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应用试点城市代表,通信及道路基础设施等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