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8月28日,青岛海西重机码头彩旗飘扬,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目前国内起升高度最高、起重综合能力最强、升降桩腿最长的“第四代+”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完成全部建造任务,正式交付使用。该平台是国内首艘搭载智能船舶系统的风电安装平台,具备航路与航速设计和优化功能、智能能效管理功能及智能集成平台功能,可实现对船舶的全面监控与智能化管理。
据介绍,“港航平5”由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造,船长135米、宽50米,最大起重能力1800吨,最大作业水深70米以上,甲板以上起升高度168米,升降系统桩腿长度135米,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该平台集运输、储存、安装等功能于一体,风机安装效率较上一代平台提升约20%。其还搭载了风光互补绿能系统,可提供充足的生活用电。
“从2022年起,我国正式从‘近海小风机’时代跨入‘深远海大风机’时代。”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船舶分公司主任工程师李学功介绍,随着海上风电不断向深水区发展,基础结构的尺寸与重量均显著增大,使得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以及运输难度大幅提升。以目前可实现最大装机容量的26兆瓦风机为例,叶片直径可达150米左右。这就要求起重船和打桩设备的性能变得更高,海上施工工艺控制难度加大。“港航平5”可满足26兆瓦及以上风机的施工作业要求。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早进军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如东承建了国内首个大直径单桩基础海上风电项目,在全国沿海累计承揽海上风电项目56项,完成风机安装超700台,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超6GW,占国内海上风电已并网容量的1/6以上。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文智表示,公司锚定海工装备智能化、深远海、大容量、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大先进技术集成,推动国内海上风电装备和技术不断升级。“港航平5”的交付投产,将为海上新能源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夏德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