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通讯员 王思聪 韩府洋
8月30日,在黑龙江大学校地合作发展签约仪式上,黑龙江大学分别和19个县(市、区)签订校地合作发展协议。
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迟宝旭表示,黑龙江大学将与各地共同打造校地共建共赢新模式,依据合作发展的框架协议内容,构建“高位引领、精准对接、常态协同、一体推进”的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领域,聚焦主动服务地方振兴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紧密围绕该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同时,黑龙江大学将发挥对俄特色,与各地共同筑牢向北开放的新高地。
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韩金华介绍,近年来,黑龙江大学紧紧围绕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升级,与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开展了前瞻性、原创性的产业技术合作,打造了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她希望,双方能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发展机制,有效提升学校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能力水平,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冯国军教授表示,他们将先深入调研,紧盯各县(市、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找准合作着力点,不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把合作项目做深做实,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持续贡献黑龙江大学农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据悉,黑龙江大学将以本次校地合作为契机,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探索建立新型校地合作方式,持续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合作共赢。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