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9月5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专场。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提及,在科技服务业方面,昌平区上线了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推动飞镖国际二期投入运行,科技服务业收入近三年年均增长12.2%,占GDP比重提升到了10.3%,已经成为全区第三大支柱行业。
支现伟介绍,近年来,昌平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3”是指做大做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优势主导产业;“2”是指培育科技服务、科创金融两个现代服务产业;“1”是指推进文旅农融合产业发展。
科创金融方面,昌平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体系,推动100亿元中移投资基金、200亿元市医药健康大基金等基金落地昌平,区级母基金群规模超过370亿元,三年来助力13家企业上市。
“目前,未来科学城正重点推动生命谷提质扩容——国际生物工程创新中心等8个生物医药园区项目集中封顶,沙河医药健康产业园等4个标志性项目开工,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55个。”支现伟说。
昌平区副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柳强补充说,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未来科学城正在致力于健全研发体系,不断夯实技术服务平台。未来科学城正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搭建质谱检测技术应用等6个共性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攻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