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产业:向实向未来

2024-09-14 21:29:5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2016年,“90后”的张峻彬创业初期一时难觅方向,无意中被自己母亲的一句话——“拖地老要弯腰洗拖布,如果能有个机器人帮忙就好了”点醒。

“我们为什么不做一款符合中国家庭清洁习惯的拖地机器人呢?”从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张峻彬拉起团队,在三年时间里做出全球首款能够自动洗拖布的扫拖机器人。

张峻彬是众多深圳机器人产业从业者里的一员。从家用扫拖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AI下棋机器人到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深圳,机器人产业正在技术创新、补强产业链、细分领域突破中向实向未来。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张峻彬所在的云鲸智能创新有限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00%,目前销售网络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向实: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双进”

《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1787亿元,同比增长8.7%。

“一台扫拖机器人涉及力学、几何学、机械原理、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张峻彬介绍,“这些学科内容又通过视觉、AI大模型、室内定位、高速电机控制、模组、AIoT等多种技术组合算法,驱动其工作。”

事实上,要让一台机器人“动起来、看得见、会工作”的背后,关键技术独立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强化共性技术攻关必不可少。

“一个优质的硬件消费产品往往很难通过第三方软件将其整体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张峻彬说,“我们通过自行开发软件,让硬件和软件可以更好地耦合,从而将最终用户体验发挥到极致。”

一点一滴的突破带来关键技术独立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深圳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近10年爆发式增长,2023年专利授权量与2015年同比增长约4.7倍,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

“深圳机器人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投资机构对未来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非常看好。”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介绍,“深圳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多年来持续领先,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共发生51起重要投融资事件,数量居国内第一。”

时下,在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上,不仅有优必选、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亦有一批传感器、减速器、控制器、电子皮肤手等零部件企业,同时还有西丽湖概念验证平台、深圳市智能装备设计和制造概念验证中心等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

向未来:具身智能与灵巧手“双拓”

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使机器具备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行动的能力。

如今,深圳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集聚区,具备工业体系健全、制造产业基础坚实和应用场景丰富的特点,尤其在具身智能这一新人工智能方向上具备独特优势。

今年4月,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深圳启动。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丁宁认为,具身智能关注的重点不应只是“人形”,而是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不断突破,并创造工具、使用更多工具,基于“智能性”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能力及效率。

“我们将很多具身智能的技术嵌入清洁机器人产品研发中,比如搭载仿生人手擦地系统、解缠绕边刷等运动控制技术。”张峻彬介绍,“像我们的产品搭载双目视觉感知技术、AI大模型,机器人并不是跟着既定的程序走,而是依靠自己的语义理解去行动,实际已有具身智能雏形。”

在深圳逐步精进的机器人产业中,深圳并未止步具身智能,而是将突破口瞄向了灵巧手。

8月26日,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大会致辞中说:“灵巧手作为具身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的末端执行器,是深度仿生、柔性感知、微机电系统、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的集大成者,是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变革跃迁的关键突破口。”

业内人士认为,在简单的机械结构基础上,灵巧手集成的前沿技术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完善。智能机器人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才能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现有环境,并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记者了解到,深圳将充分发挥一流的创新生态、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创新资本集聚、链接全球市场等优势,为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企业、机构、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提供全要素保障、做好全链条服务、拓展全场景应用。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