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苏璇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9月23日至24日,2024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投资机构、行业组织代表等超过千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围绕“AI赋产业,数智启未来”主题,深度研判人工智能前沿动态,共谋创新合作发展新篇章。
会议设主会场、圆桌对话分会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会分会场、全域链接技术展等多场活动。人工智能机械臂与壮族铜鼓表演创意融合,拉开本次会议帷幕。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通过乐曲波频的识别和数字形象同频生成,虚拟形象与真人铜鼓演出相互呼应,生动诠释了未来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美好愿景。
会议现场呈现出汉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马来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及英语9国语种的实时语音转写与翻译。这是广西产研东盟语言智能研究所利用自主构建的汉/英-东南亚语言资源大数据,以深度融合东南亚语言语音识别合成与大模型机器翻译技术,打造的无缝国际交流通道,实现沟通无界,合作无限。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复旦大学教授杨燕青担任主会场主持,与数字人“智妍博士”一同呈现真实与虚拟的交互主持。“智妍博士”可现场根据观众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实时智能应答,其背后是广西产研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所与智桂通团队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模型生成技术的高度集成,具象化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已来,可见可期”。
此外,会议还发布了多项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成果,进行合作项目签约,涉及汽车数据跨境、地球大数据、海洋大数据、数字人、东南亚语言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在主会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罗锡文、高文,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建民教授,新加坡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院长翁家良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李涓子教授,泰国国家人工智能政策与行动计划委员会委员大卫·马卡拉蓬博士,老挝国家工商会中老商务合作促进委员会副主席邓良慧,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召杰等9位嘉宾围绕大模型、工业智能、大数据、智慧农业、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分享宝贵经验与实践案例。
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在数据要素、智慧水利、医疗健康、新型工业化、鸿蒙生态、教育数字化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邀请了广西大数据发展局总工程师朱厚岩等36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展6场圆桌对话,为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供更多智力支撑。
产业技术供需对接会分会场上,多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布合作需求,为企业间更有效地沟通协作与合作搭建桥梁。在洽谈环节,各机构企业家、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合作机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赢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由广西大数据发展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协办,得到广西计算机学会、南宁五象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机构及广西民族大学志愿者团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