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创新力持续提升,吸引跨国药企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2024-09-27 18:39:1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近日,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的上海前沿园区投入运营,园区吸引了国家级重点研究院、德国拜耳、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多家机构和企业入驻。9月26日,入驻园区的拜耳Co.Lab正式启用,该平台将为中国初创企业提供专属空间和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创新和技术合作。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计,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或占据半壁江山。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产品上市步伐不断加快,创新药“出海”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高。

医药创新的良好生态吸引了跨国药企拓展在中国医药创新领域的布局。在上海建立联合实验室之前,拜耳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政企合作,加速经开区在细胞和基因疗法等生物医药产业赛道的布局。

据介绍,上海前沿园区投入运营后,将汇集丰富的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支持,促进入园初创企业与国际化企业及团队的合作,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园区生态的一部分,拜耳Co.Lab将协同园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为入驻企业提供端到端的全链条配套,包括利用拜耳的全球研发网络和专长,助力生物技术初创企业连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供国际化视野及资源,助力本土企业提升在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开放内外部专家资源对初创企业进行专业指导与咨询以加速创新转化。 

通过不断加深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本土学术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拜耳致力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新药研发的转化,助力中国医药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拜耳已与清华及北大累计开展超100个联合研究项目,促进国内医药医疗界“产学研”协同发展。

拜耳集团执行副总裁Juergen Eckhardt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希望通过多方协作,迅速识别并推动早期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大健康问题和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让更多创想在中国付诸实践。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