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刘昊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办公室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八场),介绍北海市对外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开放发展、向海图强的积极举措和成效。
发布会介绍,北海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文旅和港口物流等产业齐足并驰,向海经济跑出“加速度”,为北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近年来,北海市加快打造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市。北海以广西最小的市域面积,创造了广西第二大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大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五年工业投资保持年均31.3%的高速增长,建成和在建的百亿级工业项目21个。北海重点打造“6+2”向海工业集群,“6”指的是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六个重点产业,2023年完成产值2208.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87.3%。光伏玻璃产能规模居全国前三。不锈钢有望两年内成为北海首个千亿元产业。具备1700万吨林浆纸生产能力,加快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端纸业生产基地。“2”指的是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两个产业,这两个产业加快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金风科技、中车装备、蓝水海工、天顺风能等强优企业落地北海,加快打造千亿级风电零碳产业集群。两个百亿级项目广投北海绿色生态铝、东方希望铝精深加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北海还前瞻布局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引进联合飞机、银河无人机等项目,六天前首个海上无人机研发生产试飞中心落户北海。
据悉,今年是北海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一直以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北海的发展备受关注。这四十年,北海综合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1988年、1998年、2016年先后跨越10亿、100亿、1000亿大关,2023年达1750.9亿元。新经济从无到有、异军突起;文旅产业重塑格局、焕发新机;工业从小工厂小作坊,到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的“6+2”工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