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宾 田栋 刘华勋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秋日的古田,山峦含黛、层林尽染,“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给这片神圣的红土地增添了几分热烈而庄严的气息。
国庆前夕,记者跟随武警部队“奋斗情·青春志”主题融媒体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古田会议纪念馆。循着声音看去,一群游客正围观一名身穿橄榄绿的“帅气小伙”,那是武警福建总队龙岩支队上杭中队“古田小火炬”讲解员正在给游客进行义务讲解。
驻守在此地的上杭中队,立足“身在古田”的独特政治优势,以红色血脉滋养信念,全力当好社会稳定“压舱石”,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谱写了一曲曲根植红色沃土、服务驻地建设的华彩乐章。
传承血脉写荣光
“1929年12月,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此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近日,新兵下队后,上杭中队指导员吕佳辉再次把“下队第一课”放在古田会议会址。
中队充分运用驻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兵下队时形成“六个一”传统,第一个仪式教育在古田会议会址、上的第一课是《古田会议铸军魂》、吃的第一餐饭是“红军餐”、读的第一本书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唱的第一首歌是《一个英明的主张》、看的第一部影视剧是《红色摇篮》。
“古田丰富的红色资源滋养着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大家也喜欢上学习红色文化。”在会址旁听完指导员的授课后,新兵黎龙雄有感而发。
记者了解到,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古田会议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古田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凸显。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部队院校等纷纷到古田开展红色教育,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把古田会议纪念馆作为共建培训教育基地。
吕佳辉被近年来古田镇的变化深深触动,同时他也思考,“能否在中队培养一支讲解员队伍呢?这样不仅有利于铸牢官兵听党指挥、献身强军实践的思想根基,也是成长在红色摇篮、奉献在将军之乡的生动实践。”吕佳辉主动与支队和上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沟通协调此事,并很快便收到了答复。
截至目前,古田会议纪念馆已经为中队培养出了16名讲解员,一个个身着橄榄绿的讲解员成为了古田会议会址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红色的种子一旦生根,就会长出参天大树。在这些讲解员的带动引领下,该中队官兵的思想根基不断筑牢,涌现出了“武警部队十佳军嫂”庄菁菁、福建省道德模范刘俊煌、总队优秀政治教员吕佳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双拥共建同发展
在上杭中队门口有一条很宽阔的大马路,当地叫它“双拥路”。在“双拥路”上,还有一个公交站,叫作“武警中队公交站”。
通过中队保存的资料来看,门口原来是一条泥泞的乡村小路。在上杭中队的荣誉室,保存着这张当时未修公路之前的老照片。
中队位于郊区,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每次部队执行任务都会因为交通不便、道路难行而犯愁,居住在附近的群众也颇感烦恼。时任中队主官从部队长远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困难角度出发,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了这一情况。
上杭县组成临时工作组来到现地了解情况,进行建设论证,并用最快的速度投入近2000万元把路修好了。
“上杭县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武警中队官兵的保驾护航。”上杭县双拥办负责人曹昌星说。
今年6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上杭县多地发生山体滑坡、内涝等灾情。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中队接到当地政府救援请求,中队长周徐聪立即带领11名官兵挺进受灾严重的上杭县中都镇。受灾现场,暴雨不断,情况复杂,武警官兵们身体多处被钢筋刮伤,泥水沾满全身,却依然坚持在救援一线。
“当时没想到那么多,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这么关心我们,他们有困难了,我们肯定要上。”周徐聪说。
近年来,该中队一茬茬官兵精武强能,扎根岗位建功立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先后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当地群众称赞他们为“杭川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