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彭竞兰
10月11日,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新闻发布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峰会将于10月24—25日在湖南株洲举行。
本次峰会在沿用“同世界 共北斗”主题的基础上,设置了开幕式、专题论坛、学术交流、场景示范、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3场专项活动,邀请国内系统卫星、火箭、运控、数据运用等领域的10名两院院士和众多知名专家,北京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整合了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着力将峰会打造成行业引领和政策发布平台、国际推广合作平台、前沿技术交流和发布平台、产业融通和应用成果示范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峰会的中非北斗合作论坛、各GNSS系统发展论坛等两场专题论坛是国家层面在湘统筹举办的国际性活动。同时,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将发表“院士北斗规模应用联合倡议”。此外,峰会成立了囊括院士专家、主管部门、协会代表、知名企业家在内的42人专家委员会,将与中国星网共同发布筹建湖南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并为全国北斗创新创业大赛等一批优秀成果颁奖。
“湖南作为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程参与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的建设任务,为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和稳定运行贡献了湖南智慧和湖南力量。”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黄东红说,湖南全力推进北斗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合作、规模应用、产业集聚,着力打造全国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2023年湖南北斗产业总产值已达450亿元,同比增长18.4%,北斗园区企业数量515家,规上企业超50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60个,形成覆盖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北斗芯片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湖南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深化规模应用、优化产业生态等扎实举措,先后制定出台《湖南省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若干政策措施》《北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北斗全域全场景应用示范区建设方案》等系列政策规划,累计建成北斗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10个、省级平台54个、院士工作站4个,先后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6项,突破信号快捕、卫星抗干扰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结合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积极推动北斗与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融合,建成覆盖全省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出国内首个省级高精度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平台“问北位置”,健全北斗定位基准站的数据与服务共享机制,有力推动北斗公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
未来,湖南将致力打造北斗全域全场景应用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全省北斗应用终端(不含消费电子产品)超200万台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形成3家以上规模过10亿元的核心领军企业,推动北斗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据悉,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和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
(科技日报记者 彭竞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