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你知道吗?现在不少奶茶、咖啡店中使用的吸管是使用合成生物制造的。现今,生物制造产品正在食品、医药、材料、化工及能源等领域加快渗透。
10月10日,由生物学杂志社和中国科学院低碳合成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生物科学之合成生物学学术沙龙举办。“合成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创新理念和前沿技术,本质是突破自然进化的限制,让细胞为人类活动生产想要的物质。它能够颠覆传统的物资获取渠道,变革生产制造方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食品缺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诸多重大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案。”《生物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蔡敬民教授向记者表示。
来自赛迪研究院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约1万亿元。以化妆品为例,传统的原料获取,主要通过动物提取、植物提取、化学合成等,而现在,一些“化”妆品已经变成“生”妆品,成分来自合成生物技术,例如重组胶原蛋白。
“生物制造产品甚至具有把水泥、钢、铝等工业品全部替代的潜力,人们以后可能住在这样一幢楼里:楼本身和楼内的一切用品都由生物制造。生物制造逐步替代传统化工产品,成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也为人类健康、材料创新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机遇。”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学礼研究员介绍,生物制造产品将远超现在所见的产品数量,可能是万种产品,未来含碳产品中,90%都可以用合成生物制造。
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合成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产业”主题,对合成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与会者认为,生物制造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高效的生物合成技术,生产出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既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发布的《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与此同时,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联盟揭牌成立,一批生物制造领域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据悉,生物科学系列学术沙龙活动是生物学杂志社精心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举办5届,在生物科学领域反响热烈,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