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0月26日,在北京市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关村(海淀)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园、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揭牌。这标志着北京在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又向前一步。
大会上,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量子科技和产业已成为各国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与打造国家战略力量的前沿领域。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已成为我国量子领域创新的重要一极。科技部将支持北京在量子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做表率,聚焦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策源地和量子产业高地。
北京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指出,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是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具备前瞻布局量子科技产业的雄厚资源禀赋和发展根基。面向未来,海淀区将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和科研力量组织,完善政策措施和产业生态,发挥量子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园区的引领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转化落地,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影响力。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健介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近期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充分发挥北京创新优势,着眼量子领域全球创新前沿,瞄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生态培育四大关键点发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增强量子技术产业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孟庆文介绍,近期,中关村科学城出台了北京市首个区级量子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从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企业集聚发展、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全力支持量子科技产业跃迁发展。同时,谋划落地北京首只量子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