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巧变生长基质  助力荒漠生态治理

2024-11-01 16:35: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10月31日,记者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北五岔镇7.3万亩光伏基地,一列列整齐的光伏板之下,绿意萌动。得益于新疆旭泽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旭泽生物)研发的蒸汽爆破技术,不用土壤,凭借棉花秸秆就能制成上佳的生长基质。

据了解,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棉花秸秆年可收集量达1000万吨。作为棉花种植中的主要副产物,棉花秸秆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措施等尚未成熟,目前,绝大多数棉花秸秆仍以直接粉碎还田为主。

对此,旭泽生物以实现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为目标,成功研发出蒸汽爆破技术,并于近期在昌吉农高区小微创业园建成投产。一条生产线可以日处理40吨棉花秸秆,填补了新疆区域空白。

旭泽生物董事长助理赵毅勇介绍,这项技术利用蒸汽爆破技术,将棉花秸秆紧密的细胞壁结构打破,秸秆中的糖分、蛋白质、矿物质等小分子营养物质被释放出来,组织结构由紧密紧实状态变为蓬松多孔状的纤维状态。

“我们将这种蓬松多孔状的纤维加水、种子,搅拌后进行喷播,在荒漠中形成约2公分的生长基质层。大约5天后,种子萌发出嫩芽,20天根系就可以向下延伸大约10公分,把沙土和基质层很好地连接起来,不仅可以蓄水保墒,固沙效果也很好。”赵毅勇告诉记者。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生宇在现场观摩后表示,和传统的草方格固沙相比,以棉花秸秆为原料的生长基质保水性能好,实现有效固沙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荒漠化防治及植被复绿作用很大,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潜力。

记者了解到,蒸汽爆破技术还可以实现原料物理破壁和三素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有效降低棉花秸秆中的棉酚和农药残留,可极大提高棉秆作为饲草的适口性、消化率和安全性;再经过生物发酵,添加有益菌类等步骤,可有望解决新疆饲草料短缺问题。

不仅是棉花秸秆,设备经过调试后,还可用于甜叶菊、肉苁蓉、甘草、文冠果等新疆特色经济作物的爆破处理,这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提高了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