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11月11日,第30届“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大学举行。本届大会围绕人口增长、食品安全、能源危机、环境退化、人工智能伦理与应用等前沿热点问题展开研讨。来自中国、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110余名高校青年学者和学生参加活动。
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在致辞中说,“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起举办30年来,已发展为覆盖亚洲10余所高校、近3000人参与的国际盛会,成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青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聚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前沿问题,畅谈新观点、分享新成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领域融合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对本次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各方持续深化学术议题,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涵盖更多全球关注的前沿课题,为学术界贡献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期待平台更加贴近现实需求,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参与,成为亚洲各国思想交汇的智库,为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议题贡献亚洲智慧;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宽国际产学合作渠道,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国际化发展深度融合。
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日本三重大学副校长金子聡、泰国清迈大学副校长托德萨蓬·皮查亚聚焦会议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此外,研讨会还设置了主题丰富的学术汇报、创意十足的工作坊以及文化参观体验等环节,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本次研讨会上,青年学生们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来自亚洲各地的同龄人进行深入探讨,激发了新的灵感和思考。本次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外师生搭建了一个跨学科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的良好平台。
“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由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和中国江苏大学共同发起,首届会议在日本三重大学举办,此后每年一届,由三个国家的三所大学轮流主办。印度尼西亚茂物农业大学、中国广西大学和泰国梅州大学分别于2011年、2018年、2022年获得主办权,进一步扩大了会议内涵和国际影响力。“三国三校”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推动江苏大学与66个国家或地区的252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签署校际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学历留学生规模近2300人,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
(江苏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