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夏小健
11月1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正式建成入列。该船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最大钻深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综合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
“梦想”号总长179.8米、宽32.8米,总吨33000,续航力15000海里,配备基于蓄能闭环电网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生存,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该船可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
秉承“小吨位、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建造理念,“梦想”号突破了十大类五十余项核心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种功能同船融合设计的难题,实现了综合性能的大幅提升和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取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据了解,该船装备了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和岩芯钻取功能的液压钻机,首次集成了4种作业模式和3种取芯方式,并可实现岩芯采集、输送到存储的全过程自动化作业,深海硬岩钻探取芯效能提高40%;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优的船载实验室,可满足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微生物、海洋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钻探技术等海洋全学科实时研究需求。
此外,该船创新采用最新一代30兆瓦闭环环网电站和电池蓄能技术,使全船综合能耗降低15%;打造船舶“最强大脑”,建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可实时汇聚分析2万余个监测点数据,实现作业智能监测、实验智能协同、健康智能保障、船岸智能融合。
据悉,“梦想”号不仅是全球技术最领先,也是建造最复杂的船舶之一,该船涉及1241台套设备、48696根管系、1200公里电缆(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施工技术和精度要求高,工程量是同尺度普通船舶的数十倍。
“梦想”号入列后,将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运营使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大洋科考钻探任务。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