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记者20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行动》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实施300多期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或主题的能力建设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的培训。
报告聚焦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3个主要合作领域的12项合作内容,总结回顾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智力支持的最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的气候资金总额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项目覆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多个相关领域,不仅促进了相关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还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当地民生、提升人民福祉等。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资料显示,在COP29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期间,生态环境部与尼日利亚环境部签署关于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共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莱基低碳示范区,通过共同编制莱基低碳示范区发展规划、开展相关交流研讨和能力建设活动,为尼日利亚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支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综合开发区,探索能源、建筑、交通等低碳发展路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