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校庆之际,上海海洋大学以蟹为媒,促进校园与社区的联动,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交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的味道”。11月19日,正值上海海洋大学校庆月,该校举行“家的味道”海创市集暨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宣传“蟹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启动仪式,同时集科创展示、市集、户外露营、美食、演出于一体,拉满校庆氛围感。
日前,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八届蟹文化节暨2024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举行。崇明清水蟹斩获多个奖项,这背后是研究人员对清水蟹种质的不断升级、尖端养殖技术研发与各方的不懈努力。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介绍:“举办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宣传‘蟹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就是让蟹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了解大闸蟹的生态价值、经济贡献与文化传承。”
“大闸蟹出炉,团圆饭开饭啦!”在“家的味道——海大团圆饭”环节,学校现场送出了“江海21”大闸蟹和蟹黄包,供在校师生、校友和社区居民免费品尝。据悉,“江海21”是中华绒螯蟹的新品种,由王成辉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和推广。“江海21”是螃蟹界的“大长腿”,其第二步足长节末端达到或超过第一侧齿尖端。“江海21”也是螃蟹中的“高富帅”,个个身强体壮,壳青,肚白。它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具有成活率高、遗传稳定等优良特征。
体验“家”的味道、“家”的温暖,各民族大团结集体舞体验活动将整个夜晚的气氛推向了顶峰,同学们手牵手、肩并肩,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也吸引了校内留学生一同参与。上海海洋大学2023届校友叶宇琦表示:“是母校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这不仅仅是一顿团圆饭,更是一次味觉和心理上的寻根之旅。”
在当日活动的海创市集里,师生们从翱翔天际的航模展示到墨香四溢的书画创作,从柔韧优雅的瑜伽表演到风驰电掣的轮滑竞技,充分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当日,学校还举行了“海洋中国·逐梦青春——海洋强国梦里的临港青年主题活动暨大手牵小手,书印影同行——上海市师生优秀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为校庆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