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期望高但认知不足  专家呼吁关注儿童身高体重管理

2024-11-25 17:56:2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有较高期望,却因为认知不足,或者虽然有认知但缺乏行动,让孩子的身高增长没有发挥出最佳潜力,甚至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举个例子,本来男孩子可能会长到一米八,最后却只长到一米七;女孩子本可以长到一米七,却最终只有一米六,实在令人惋惜。”11月23日—24日,儿童身高管理规范化研讨班暨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儿童身高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召开。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春青在会上呼吁,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儿童身高体重管理的重视,充分发挥孩子的生长潜力。

数据显示,超过80%的受访家长希望女孩身高达到160至169.9厘米,男孩身高达到175至184.9厘米。但这部分家长中只有60%的女孩和30%的男孩能够达到期望身高。

家长们应如何避免认知误区,帮助孩子发挥出最佳长高潜力?

“多吃增重才能长高”是最大误区

“近年来,家长对孩子身高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但‘多吃增重才能长高’这一不科学的观念仍在误导许多人。”原春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肥胖会显著增加性早熟的风险,而性早熟会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从而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骨骺线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标志,通常女孩骨龄14岁,男孩骨龄16岁,骨骺线就接近闭合,身高就基本定型。一旦骨骺线完全闭合,身高就停止增长。

原春青强调,健康的饮食应该以均衡营养为核心,而不是一味追求“多吃”或“增重”。适量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其他关键微量元素能够促进骨骼健康,而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只会增加脂肪堆积,不利于身高增长。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身高矮小只是“晚长”,因此不重视早期干预。原春青表示:“有些孩子确实属于生长发育节奏较慢的类型,医学上称之为‘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他们可能会在青春期后期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但这样的情况并不普遍,更多的孩子并非‘晚长’,而是因为生长发育受到了其他因素的限制。”

不良生活方式对长高不利

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仅依赖于遗传,还深受生活方式的影响。

“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垃圾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和糖分,会导致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同时影响钙和其他关键营养素的吸收。”原春青指出,熬夜也同样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时分泌,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此外,缺乏运动也对孩子长高不利,因为运动不仅能够促进骨骼健康,还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儿童身高发育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原春青强调,要想获得理想的身高,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一个鸡蛋、500毫升牛奶、1—2两肉,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A,每周规律运动5—7次。每次40—60分钟,避免熬夜,保证睡眠时长和质量。

“促进长高的关键在于两点:提高身高生长速度和延缓骨骺线闭合时间。”原春青解释,提高身高生长速度可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情绪管理等实现。对于确诊为“矮身材”的孩子,在以上基础上,有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后,可酌情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但必须在专科医生的严格监测下进行。延缓骨骺线闭合时间则可通过控制体重、饮食调控来实现,比如避免吃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植物激素;少吃生长期较短的食物、甜食及促使体重增加的食物等。对于“大骨龄矮身材”的孩子,经过全面评估后,可以在专业医生的监测下考虑使用延缓骨龄发育药物。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茅江峰说道,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确实充满挑战,“说到底,是在与手机娱乐、美味零食等竞争。”在他看来,要让孩子放下手机去运动,舍弃零食去选择健康饮食,并非易事。因此家长的积极参与与孩子的自律同样关键。

(会议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