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2月14日,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在北京开幕。据悉,会上发布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等重磅成果。
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智启新程”为主题,围绕具身智能、端侧模型、科学智能、世界模型和空间智能等热点话题举办7场主旨演讲、1场尖峰对话,18场专题论坛,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十余名中外院士、百余位产学研专家现场分享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白皮书》从全球和国家战略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北京人工智能的创新资源和产业总体情况,总结了各部门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通方面的工作举措。通过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为后续北京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白皮书》显示,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绩亮眼: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同比增长超9%;上市企业46家,总市值约4.3万亿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社会融资规模全国领先,前三季度社会融资约320亿元,同比增长84%;备案大模型94款,占全国约四成。
现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浪潮集团、阿里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以及高通量以太网联盟等参与单位,共同为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揭牌。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