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荆晓青 记者 徐庆群
12月28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河南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漯河经开区,只见园区内高楼林立、环境整洁有序。漯河经开区办公室主任张乐告诉记者,作为漯河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漯河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目前形成了食品、智能食品装备制造和液压科技三大主导产业,前两大产业占比达90%,经开区有工作人员400多名,300多名都是直接服务企业的。对企业的服务如果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如果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包圆”。
在对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个“包圆”服务有很宽泛的内涵。比如,在产业配套方面,经开区布局建设超大规模电商物流园,主要依托区内130多家物流企业,成立物流产业联盟,形成涵盖普通货运、冷链物流、电商仓储交易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在创新转型提质方面,在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入选高新技术企业难度较大的背景下,通过“一企一策”,开展精准辅导,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百家。同时,经开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上,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占比达到3.6%,高于该省平均水平近一倍。
(图片来源:漯河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