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日前,镜像对置轭传动发动机“赛德轭”在北京发布。
中国实验室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秘书长赵雁飞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参加的“赛德轭”发动机原理样机技术评价和应用研讨会专家评价意见。根据评价意见,该新型发动机在“赛德轭”传动机构的基础上,设计充分采用了传统内燃机成熟的技术、材料及零部件制造工艺,利用中国内燃机供应链制造体系可完全实现国产化。评价意见指出,基于该发动机技术,未来可培育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可应用于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物流、应急、农业、电力、国土、监测等新一代发动机产业市场。
FEV集团股东董事会主席史蒂芬·皮辛格说,“赛德轭”为传动机构的镜像对置轭传动方式应用于混动增程汽车时,不仅带来低排放、低噪声,还能够适应各种新型燃料,且尺寸小巧便于在汽车中灵活布局。
据悉,“赛德轭”发动机所选用的材料和工艺已在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不仅可有效地提升性能和质量可靠性,也使得发动机仅需6至8个月即可投入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