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1月9日下午,大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562件,经审查立案481件。由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大连市政协科教卫委和大连市工商联联合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的提案》被确定为大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
大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和各界别,提交了一批高质量履职建言成果。这些提案选题精准,贯彻落实中共大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大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八个新突破”发展目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提案质量提升,反映情况实、数据分析准、建议靶向强,充分体现了同心同向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用情用力为民履职的行动自觉,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汇聚共识和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共大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也将科技创新作为2025年“八个新突破”之一,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号提案”的执笔人之一、大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王青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连市在创新环境、研发能力、企业活力和创新绩效等多个维度上都展现出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应持续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不断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一号提案”立足大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际,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催生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保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加大创新资金投入供给、倍增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等五个方面具体建议。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能够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离产业更近。”王青鑫委员着重提出,要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和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创新需求对接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特别是紧盯新一代人工智能、氢能储能核能等领域做好前沿技术研发储备。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一种市场行为,供应方面,大连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很强的研发实力;需求方面,大连的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应用场景。同时,融合发展的催化剂——数字产业,大连也有明显的优势。”“一号提案”的执笔人之一、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工商联副主席李翔表示,问题在于融合发展生态不够活跃、对接平台不够精准以及信息不对称。相关部门需要多措并举,发挥供需双方的能动性,比如促成各大高校在民企设立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民企院士对话活动,举办国企民企融合发展专题对接会等,激发整个生态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