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B超师”守护高铁列车运行安全

2025-01-21 14:42: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高晋

1月16日深夜,在合福高铁婺源站,等到最后一组高铁列车驰过,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机械段的钢轨探伤列车缓缓启动,工作人员准备对合福高铁婺源站至南平市站区段进行探伤检测。

春运期间列车高密度运行,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会对钢轨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时间久了,钢轨可能会产生裂纹、核伤等伤损,需要及时进行探伤,消除安全隐患。探伤过程中探伤轮可以检测到钢轨内部的伤损,因此探伤车班组也被称为钢轨“B超师”。

“探轮已激活并下降,数据连接正常,可以进行探伤作业,开始动车。”探伤车班组长彭金平下达作业命令,钢轨探伤车慢慢加速,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沿着合福高铁行进。他们使用的GTC-80J型钢轨探伤列车是目前最先进的钢轨探伤设备,它利用先进的探伤仪器和微机处理系统对钢轨伤损的类型、位置、大小进行检测。探伤过程中,探伤工罗欢双手不断操作传感手柄,调节探伤角度,使底部的探轮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始终保持在钢轨的中心位置,确保每个晶片的声束都能穿透到钢轨内部。

“钢轨探伤就像是医生做B超,需要不断调节角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观察钢轨内部的状态。”在调整角度的同时,罗欢的双眼紧盯着屏幕,长期的工作,练就了他的“火眼金睛”,罗欢能够根据屏幕上的波形的细微变化,洞察出潜在的问题。

“彭工,彭工,过来看一下,有异常波形!”行程近半,罗欢的急促“呼喊”,打破了车内的宁静。彭金平迅速来到操作台,对疑似伤损波形进行仔细分析,经过与上个周期该区段的波形图比对,最终排除了伤损可能性。彭金平有20余年的探伤经验,长期的工作,让他有自己的一本“秘籍”,他绘制了江西福建高铁“探伤地图”,对南昌局管内4500公里高铁线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段进行标注,为做好探伤工作提供支撑。

“你看这个就是合福高铁的‘探伤地图’,哪个里程需要重点关注,哪个里程容易出现问题都标注了出来,这样我们工作时心里就更有底。”彭金平说。次日3时40分,201公里的探伤作业顺利结束。来不及休息,彭金平和工友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再次复核今天收集的钢轨数据。等待复核完成,天已经大亮。从1月4日开始探伤至今,他们共计完成近3000公里线路探伤任务,有力保障了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安全。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