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丁旭
1月22日,正值北方民俗小年,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15人组成的技术管理团队仍坚守在京通铁路(河北段)换梁施工现场,对桥梁的几何尺寸、跨度、线型以及标高展开进行开工前的详细复测,为京通铁路2026年全线从现在每小时60公里提速至每小时100公里奠定基础。
京通铁路西起北京市昌平站,东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站,是继京沈、京承铁路之后,我国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第三条铁路干线,也是进出关对外客货运输的辅助通路之一。此次即将换梁施工的京通铁路昌平至朝阳地段桥梁,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于1979年交付使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该铁路设计标准低、梁体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区段两座铁路桥长期限速60公里每小时,严重制约铁路计划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
据中铁二十二局京通铁路项目负责人姜跃龙介绍,在对即将进行换梁作业的6座桥多次进行实地勘察时,他们发现,桥梁与隧道相间分布,除桥梁部分外,其余线路及隧道均已接触网挂网,架桥机隧道内运行不满足限界要求,这一硬性条件直接对整体方案及施工组织产生重大影响。项目技术团队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经过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桥隧专家多次反复研讨,利用BIM技术模拟架梁作业,最终采取桥机不过隧道,划区段梁片就近集中存放,架桥机线下吊装上道,两桥间架桥机横移调头等多种方案进行施工;目前已通过累计架设测量看仪器数千次,获取有效数据上万个,将误差严格控制在5毫米之内,确保数据精确无误。换梁完成后京通铁路过往列车将实现全面提速。
京通铁路是辐射东北三省、蒙东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的部分区域运输大通道。项目竣工后,京通铁路全线进入提速运行序列,东北地区客货列车进关、出关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缓解长期存在的客货运输瓶颈,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铁路整体运力由目前的5830万吨提升至7430万吨,旅客运输能力由之前每天8对列车提升至16对列车,有效拉近了关内与蒙东地区的时空距离,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柏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