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记者从2月8日启幕的2025年洱源县梅花文化季上获悉,作为“中国古梅之乡”,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近年来以梅为媒,推动梅果全产业链升级,探索“青梅产业+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让千年梅文化焕发新生机,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洱源县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级果梅基地,拥有2000多年梅树栽培历史。目前,该县梅子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鲜梅8.16万吨,梅产业总产值突破8.56亿元,带动6.89万群众增收。依托“洱源梅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势,当地培育了洱宝、云洱等7家规模加工企业,开发雕梅、果脯、饮品等60余种深加工产品。同时,通过“梅果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当地2.6万户梅农实现稳定增收,梅树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近年来,洱源县以梅文化为纽带,打造“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建成“梅故人”文化公园、松鹤村万亩梅园等地标,推出非遗市集、梅林走秀、云上赏梅等特色活动,连续举办梅花节、青梅采摘节、雕梅非遗大赛等,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梅文化魅力。
2025年梅花文化季期间,洱源县还同步发布了“徒步梦幻茈碧湖”“漫步弥直河古堤”“环洱源西湖步道”三条户外徒步线路,将文化、体育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赏梅+徒步+温泉康养”的旅游新业态。
据悉,洱源县近年来还将梅产业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标准化梅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梅林成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屏障。此外,当地以梅文化节为载体,倡导低碳徒步、环保旅游,引导游客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洱源梅子”被纳入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梅产业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我们将建设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让梅香浸润乡村振兴之路。”洱源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表示。未来,洱源县将继续深化梅果精深加工,因地制宜,描绘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培塑洱源旅居新品牌。
(赵汉斌、张莹洁、潘逸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