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实习生 高瑞哲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信厅副厅长黄宝荣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分享了甘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甘肃正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赋能 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在2024年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上,黄宝荣从一碗“浆水面”谈起,生动讲述了西部地区如何在新型产业化道路上探索前行。
“发展特色经济,主要是做好因地制宜。”黄宝荣向记者介绍,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兵就是浆水产业发展中的佼佼者。王兵带领企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对浆水的生产工艺进行创新升级,开发出浆水方便面、浆水酸奶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良好。同时,企业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以及品牌化、数字化运营,扩展产品种类,实现规模效应,既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致富链”。
在王兵及其企业榜样引路下,天水市逐步形成了浆水特色食品产业集群,2024年产量达3万余吨,产值9000余万元。这是传统产业逐步升级焕新的生动缩影,其中蕴含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成为推动浆水迈向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化的重要因素,千年“浆水”因此焕发新质生产力光彩。
政策支持 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从浆水的“华丽变身”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特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
甘肃省正通过财政支持、金融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水平。”黄宝荣表示,政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还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推动特色产业向智能制造、特色运营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甘肃省不断优化政府考核标准,降低了GDP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增加了产业特色、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指标,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单纯追求经济增速的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邻近区域也不免出现“单一化”“同质化”发展趋势,如何打破无效竞争,避免出现产业特色“雷同”的情况?
“有些地方出现‘为特色而特色’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部分地方企业家和干部不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没有做好准确的市场调查,片面夸大地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前景,盲目进行规划或投资。”黄宝荣向记者介绍,甘肃积极推动区域间的产业链整合,鼓励各地围绕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避免无序竞争。
未来,甘肃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产业政策,依托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致力于撬动特色优势,推进甘肃区域经济跑出“加速度”。“我们相信,随着传统产业含‘新’量日益丰富,会有更多像浆水这样的传统产品、产业‘破圈’突围,不断上演‘老树发新芽’的生动故事。”黄宝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