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傅景敏 冯志
南瓜北种让木瓜又大又甜,生物菌剂焖棚技术让旧棚“焕”新棚,水肥一体化让土壤缺啥补啥……3月19日,2025年青岛市现代设施农业“四新”引领观摩暨全市农技推广工作会议,在位于胶州市的上合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举行,20余家涉农企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同台亮相,集中展示新技术成果100余项。
走进上合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蓝莓缀满枝头,木瓜树上硕果累累,金黄色的柠檬散发着清香,南北方的瓜果齐聚智能日光温室大棚。
园区负责人管立一介绍,2023年初,示范园实施数字化改造,引入先进的物联网系统,构建起数字化智能平台。该平台针对不同作物品种,实时精准监测并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素。目前,园区种植西瓜、草莓、葡萄等水果的同时,还引进了木瓜、莲雾等热带水果,极大丰富了种植结构。
如今,依托农业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园区技术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远程实现对园区温室设备和作物的精准管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依靠高科技,只要点点手机,就能随时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现场,管立一向观摩人员演示如何利用手机对温室进行远程控制。在智能精准管理下,目前该园区水肥和农药用量减少30%至50%,节省管理成本30%至50%。
发展设施农业,病虫草害防控是关键。“‘青叶子’生物杀菌剂在果蔬表面形成生物菌膜,持效期可达两个月,且无农残风险,对产品和环境安全友好。”青岛市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王连刚推介起生物杀菌技术滔滔不绝。技术人员还现场演示了熊蜂携带生防菌精准防治病虫害技术,吸引了不少与会人员的目光。
“近年来,青岛市农技中心坚持农业科研需求从产业中来、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在解决农民的需求中锤炼本领,让实用好用的技术进村入户为农民增收。”青岛市农技中心主任李松坚说。
(文中图片由李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