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孙艳平
让人形机器人和人一起跑马拉松?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赛事——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3日开赛,这将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人们不禁好奇:北京亦庄究竟有何魔力,能吸引众多机器人汇聚于此?
打造综合试验场和产业推动平台
在长达21公里以上的赛道上,机器人要面对复杂的地形、长距离的奔跑挑战,这对它们的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能力等都是极大的考验。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备赛团队之一,他们自研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正在训练中。技术团队从具身大小脑、本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发优化和多次测试,并在仿真模拟环境和实际测试中不断优化具身运控能力。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赛事,既能展示人形机器人发展标志性的应用成果,又能激发全社会对人机和谐共处的讨论和探索,进一步深化公众对机器人能力的了解,以更高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推动产业加速落地。”
创新、土壤和生态筑牢雄厚产业基础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北京亦庄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领域,一个个新技术、新成果加速涌现。
一方面,北京亦庄营商环境评价位列第一梯队,出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另一方面,北京亦庄已基本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有助于形成上下游发展合力。
亦庄的“机器人热爱”与“最强后盾”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北京亦庄与机器人的缘分早已融入发展脉络。
世界机器人大会为北京亦庄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赛事组织经验。在筹备期间,北京亦庄已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赛事保障团队,从设计运营到场地布置再到赛事服务,从安保服务到技术支持,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而专业的策划。尤其在赛事组织筹备群里,社会事业局、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等多个相关部门,以及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各平台企业,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每天更新的赛事的动态和沟通信息传递着紧张与期待,也奏响了这场赛事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