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记者26日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获悉,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新朔铁路巴准线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近日通过验收,标志着世界首条全线贯通式同相供电示范工程顺利应用。
新朔铁路巴准线长128千米,全线取消电分相,开创重载铁路运输取消电分相操作先河。“以往,铁路多采用电分相模式,存在30米至40米无电区,而贯通式同相供电技术有效解决了无电区问题。”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新朔铁路项目总工程师郑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仅如此,贯通式同相供电技术还解决了传统牵引变电所带来的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提高了变压器容量利用率。
“在示范工程应用中,贯通式同相供电技术提升了线路运能,增强了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有效减少运营维护成本,保障了煤炭等重要物资的高效运输。”郑鑫说。
项目以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的贯通式同相供电理论和分段保护与测控技术为基础,整体开发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化应用成套关键技术,同步实现牵引网分段测控技术应用及智能化升级。项目验收成功,标志着贯通式同相供电系列技术成果由高水平科研理论变为现实落地。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新朔铁路项目负责人杨飞表示,作为参建方,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二公司深度融入巴准线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铁路牵引供电技术创新领域深耕细作,积累了珍贵的实践经验,助力我国铁路供电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头研发,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参与,也是“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绿色低碳领域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