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高丽君
3月23日正值周日,在位于山东潍坊高密市的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瑞生物)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没有休息,正对“新邦干细胞注射液”进行规模化扩增临床验证。
这是一款国内首批、山东省首个膝骨关节炎干细胞治疗药物,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兴瑞生物技术总监强邦明说,从研发到临床,政府专班全程护航,政策、资金、人才“组合拳”打通了创新链堵点。
从一家区域性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兴瑞生物依靠高端人才打造核心技术走上了发展快车道,更成为高密医药健康产业的骨干。高密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群长马丽红向记者透露,该市目前已拥有规上企业11家,涵盖医疗器械、生物酶、生物医学、海洋生物加工、制药等领域,正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生物医药产业盈利周期长,从临床前研究到新药上市,通常需要8到10年时间。高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立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专班,从“土壤、阳光、空气和水”等外部要素着眼,聚焦产业发展全周期、各环节,构建起了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据了解,高密先后为兴瑞生物争取各级科技资金1700余万元,免费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业空间7000余平方米,还帮助其搭建了“院士—博士—工程师”三级人才体系。有了政策助力,兴瑞生物不仅牵头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创新创业共同体,更与南非医药研究理事会、纽约医学院等国际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累计拿到82件发明专利。
以兴瑞生物为代表,高密整个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也在政策集成、要素保障、服务提质的合力加持下快速发展,先后涌现出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数据显示,2024年高密高新技术产业中,医药健康产业的产值总量为337.8亿元,增速为18.3%。
“高密的产业生态让创新没有后顾之忧,这里不仅是实验室,更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这一点,强邦明深有感触。以兴瑞生物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的崛起,让作为服务者的马丽红倍感自豪:“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让每个细胞都迸发创新活力,让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从政策到资金,再到人才,一套“组合拳”打下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2024年,高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5.7亿元,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全市新增80家省级专精特新、瞪羚、创新型企业,60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8%、15.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