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以“立园满园”行动为抓手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4-08 20:24: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4月,漫步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东安湖公园内,记者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被阳光“染”上了一层金黄。湖边绿道上,无人售卖车、智能观光车吸引着游玩的市民们纷纷前来互动。

自2023年7月起,四川省首批“成都造”智能网联汽车就行驶在龙泉驿区总长约55公里的测试线路上。目前该区已落地国内唯一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场——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累计测试里程近6万公里。

作为成都市工业用地最集中的区域及国家级经开区所在地,当前龙泉驿区正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聚力兴产业、重赋能、强聚集,推动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目前,全区已集聚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和博世汽车部件(成都)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024年,该区绿色环保、航天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实现产值500.6亿元。

龙泉驿区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4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前往该区探访。

建圈强链壮大产业规模

从领克首款纯电SUV领克Z20迎来第10000台下线,到一汽-大众捷达品牌VA7上市……今年1月以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捷报频传,既有新能源车的“突破”,也有传统燃油车的“上新”,传递出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强烈信号。

2009年落地龙泉驿区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现已累计生产整车突破650万辆,产值突破5000亿元。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该公司积极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动配套企业落户龙泉驿区,促进区内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龙泉驿区致力于推动新兴产业、优质项目向区内汇聚,并吸引重点产业链企业向区内集中,深入开展“镇园之宝”和重点企业梯次培优行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增长潜力型企业,整合产业链生态资源,力拓国内外市场。同时,该区还围绕汽车、航天等主导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提能级。2024年,该区新签约引进产业化项目44个,总投资超676亿元。

今年1月,四川振兴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在龙泉驿区开园。该园区占地130亩,总投资约15亿元,重点围绕汽车电子、智能物联网、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功能完善、绿色低碳的智慧园区。目前,园区已落地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盛新显光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园即招商入驻70%以上,全面达产后,园区预计实现年产值超30亿元。

目前,为实现圈链融合、集群发展,龙泉驿区正助推汽车产业转型,聚焦“三电”“三智”环节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汽车制造业规模稳中有增,到2027年产值达1500亿元;并打造绿色环保、航天装备、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产值达600亿元。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仅需2台一体化设备,公路实景、交通状况、交通事件等信息便“唾手可得”……4月8日,在龙泉驿区企业成都通广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广网联”)内,记者看到了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集感知、通信、计算于一体的智能路侧单元产品。“该产品高效联合AI与通信,实现硬件层面的算力分配,将系统端到端时延降低至80毫秒以内,真正赋能网联自动驾驶。”通广网联总经理李觐说。

2022年,通广网联落地龙泉驿区,谈及当初选择该区的原因,李觐直言,不仅考虑了区内汽车产业和智能网联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更被区内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所感染。

2024年,龙泉驿区完成“四上”企业研发投入22.46亿元,同比增长53.2%,增幅全成都市排名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营收542.11亿元,同比增长7.8%;技术合同登记备案金额152.02亿元,全成都市排名第4位;新增市级创新应用实验室1个、市级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1个、市级标杆场景2个;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项目6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个,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1家,区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

这样的数据与龙泉驿区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的举措密不可分。2023年6月,该区出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态等制定10条支持措施。该政策自执行以来,已惠及企业432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该区还充分发挥园区制造优势、供应链优势、品牌优势等基础,推动整车企业研发并导入L2/L3等高等级智能网联车型;同时探索“整车制造+自动驾驶方案”合作模式,引入智驾科技企业赋能区域整车产品。

“结合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果,我相信公司可以为区内车企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助力。”李觐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可以链接行业内领军企业、龙泉驿本土高校等资源共建联合研究院,让好的产品、技术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推广和转化。”

助企纾困激发创新活力

近日,在成都龙泉驿区,汽车智创活力港项目招商运营进展火热,多个重大项目即将入驻……这些都是该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后的重大成果。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龙泉驿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科负责人戚捷介绍,为优化营商环境,区内设置了政务服务分中心,吸引6家产业服务部门、6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及1家社会组织共同入驻,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同时,该区还探索建设“云数字园区”App,实现“通知一键触达、政策一键申报、供应链一键搜索”等功能,构建“一键可达”的企业服务平台。

“自去年以来,我们就在持续开展省市区科创政策解读,召开高企认定、规上工业企业年报、规上企业R&D投入统计等培训会,帮助企业理解运用政策,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龙泉驿区新经济局和科技局副局长林剑告诉记者。

对此,李觐深有感触,“在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下,我司成功斩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等重量级认定,顺利完成规上企业申报,并获得现金奖励支持。”他表示,政府部门通过“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将公司符合申报条件的政策红利及时送达,这种“政策找企业”的主动服务模式,为企业专注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用心倾听企业诉求,到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难题、不断激活企业发展动能,龙泉驿区致力于确保企业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下一步,龙泉驿区将着力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打通企业发展堵点,推动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