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分析领域高性能检测设备长期依赖进口,极大影响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4月10日,记者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化单体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陈应庄副教授团队,联合湖南瓴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液相色谱通用型电雾式检测器,并实现了气溶胶充电技术突破,这一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分析仪器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分析化学》上。
电雾式检测技术是液相色谱检测关键技术之一,对非挥发性、无紫外吸收化合物具有卓越的检测能力,被2020版《中国药典》列为标准方法。这一技术在中药分析、药物研发、环境污染物检测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此前该技术尚未形成“中国突破”。
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团队针对电雾式检测器中关键充电过程,创新性地研发出“直接电晕充电模式”技术。技术摒弃了传统等离子体碰撞充电模式中的额外充电气路,不仅降低了电雾式检测器结构的复杂性,还通过实现无样品稀释的充电过程,大幅提高了仪器分析检测的灵敏度。“无气流碰撞的设计,也降低了样品气流的扰动,显著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陈应庄说。
基于“直接电晕充电模式”技术,陈应庄团队联合湖南瓴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SparkFlux-2000电雾式检测器。经权威评测机构严格测试,该检测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在部分核心性能上优于进口仪器。目前,该产品已在制药、食品企业和检测机构中应用,并有望进一步推广。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