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胜伟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4月12日下午2点,随着一声“开锅”,浙江农林大学东湖食堂广场上一口直径达1.5米的超级大铁锅被揭开了盖子。大锅热气腾腾,浓郁的鲜香和春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锅内有6格,由800多斤野笋、笋干、毛笋衣、雷笋、毛笋和各地竹笋为主要食材的6道竹笋菜,已经慢炖了好几个小时。在场千名师生共同品尝这些竹笋菜肴,感受来自春天的味道。随后,浙江农林大学2025年笋宴正式宣告启幕。
活动现场,浙江农林大学后勤中心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策划推出了以“青竹承脉·地标领鲜”为主题的“地标十二鲜”,12道氤氲着香气的地标宴成为最大亮点。该系列菜肴由竹笋分别和金华火腿、三门青蟹、舟山带鱼、庆元香菇等12个地方的美味精心烹饪而成。
在竹厨艺区域,由浙江省各高校代表以及浙江农林大学各个食堂大厨累计烹饪各类与笋竹有关菜品100种,供现场师生免费试吃。在竹文化、竹科技展示区,世界首款生态纯竹铅笔、纯竹环保餐具、“竹”梦净化空气净化器、竹基硬炭钠电负极等各具特色的竹子专利产品纷纷亮相。现场还有竹笛二重奏、竹竿舞、竹诗歌朗诵、竹器乐等各类表演,展出了常见食用竹笋、竹笋酱、竹酒等竹制食品以及竹类资源利用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创新产品。
竹科技、竹文化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科特色之一。春笋正“鲜”,各种竹笋陆续大量上市。为了让学生一起品尝竹笋的美味,浙江农林大学采购了数千斤竹笋举办笋宴。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全笋宴活动,引导师生弘扬竹文化、体验竹科技,更好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助力竹产业发展,为浙江乃至全国各地竹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