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何以浙大?浙江大学启动主题调研行活动

2025-04-14 20:58: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走进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以下简称“浙大总部园”)的展厅内,悠扬曼妙的钢琴曲让人顿感身心愉悦。乐曲不来自音响,也不来自钢琴家的演奏,而是由一个机器人通过翻飞的十指,演奏而成的。

4月14日上午,“教科人一体 产学研融合‘创新创业看浙大’”主题调研行启动仪式,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浙大总部园举行。不少硬科技、黑科技,让调研采访团队驻足拍摄。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汇聚点。近期,杭州“六小龙”现象刷屏,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

当天启动仪式上,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致辞时表示,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的文化基因。浙江大学通过不断改革让文化基因代代相承,已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力量,并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浙大模式”。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是培植创新创业土壤的重要积淀。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傅方正介绍,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和创造,打造“学科—课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着力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为“会创造的人”。

不仅如此,浙江大学还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和高精尖人才资源汇聚优势,深入融合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高水平服务创新联合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浙大总部园内,一项又一项的技术成果正一步步被送上“生产线”。其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钢琴机器人,具备31个自由度和复杂演奏能力,已与云深处科技共建“杭州公版机器人”项目,推动“强脑+强体”技术落地。此外,启真量子的成像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代表当前流式细胞仪最高水平,填补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空白。

作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载体,浙大总部园累计营收超1500亿元,贡献税收超25亿元(不含房地产税),科技融资池超百亿元,形成“初创项目、准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百亿总部、上市公司、世界500强”的协同发展体系,经济与社会效应颇为显著。“当政策资源、学术资源、校友资源实现‘立体赋能’,科技创新就能扎根产业土壤,转化为强大的‘生长力’。”创新创业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王玲玲告诉记者,浙大总部园目前探索的“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主导”协同创新体系,为全国科创平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