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张自强
“无论是面对粉质黏土和富水地层,还是地下世界‘硬骨头’闪长岩,甚至硬度高达150兆帕的硬岩区,我们都会依靠科技创新,拿出不同的盾构方案,化解难题。”4月15日,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技术人员陈晓鹏在施工现场告诉记者。
当天,建设者们刚刚啃下一块“硬骨头”——面对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4倍以上的硬岩区,他们巧妙运用破岩盾构机,一举解决难题。
据了解,济南地铁6号线穿越的地质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粉质黏土、富水地层、各种风化和强风化闪长岩等。
“我们针对6号线复杂的地质条件,尤其是硬岩区‘掘进难’,粉质黏土和富水地层时易出现地层沉降控制难等一系列施工难题,选择使用‘智慧一号’盾构机。”陈晓鹏告诉记者,“智慧一号”搭载了高端智能盾构2.0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层变化,自动调整掘进参数,实现精准控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该盾构机可预测地质风险,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据了解,盾构机在大面积硬岩区只能缓慢掘进,甚至“磨进”;碰到粉质黏土和富水地层虽然掘进快,但地面沉降控制和防涌水任务同样很艰巨;而一旦碰到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机刀具甚至刀盘都会受到严重考验。
在天泺路站至软件园站盾构施工中,由于盾构机要穿越中风化灰岩、溶洞发育层,岩石平均强度高达87兆帕。陈晓鹏透露:“我们使用了双模盾构机‘泉新号’,该盾构机可根据现场掘进地质和风险源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土压和TBM两种模式的‘自由切换’,具有地层适应性强、安全性高、掘进速度快等特点,这是双模盾构机在济南地铁建设中的首次应用。”
“东仓站至山东大学站区间地质为中风化闪长岩、辉长岩,岩石局部硬度达90兆帕,地层包含全断面硬岩段、上软下硬段、全强风化段,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中铁上投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技术负责人马小汀告诉记者。
为此,建设者们推动国际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用于东仓站至山东大学站区间盾构掘进。“这款盾构机采用高压水射流辅助破岩技术,相当于在盾构机‘硬刀’的基础上,再安装了‘软刀’,减少了刀具磨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马小汀说。
据了解,中铁上投地铁建设者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先后成功应用世界首台智慧盾构机、射流盾构机和双模盾构机等盾构机,树立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