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孙欢欢
黄瓤西瓜、紫色草莓、贝贝南瓜……3月29日一大早,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农民薛强带着自家农产品,来到潍坊桂水逸扉酒店门口的火山特色农产品展区。当天,昌乐火山农业品牌推介活动在此举行。薛强带来的农产品,有着共同的标签——它们都是用当地的“火山土”孕育出来的。
记者注意到,展会上的农产品都贴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产品名称、认证证书、生产企业等信息一览无余。“我们的农产品都可以扫码溯源。”在现场调研的昌乐县委书记王骁告诉记者。
84座古火山带来万顷良田
从济南沿着济青高速往东,大约两个小时车程,便到了昌乐。这座人口只有58万的鲁中小城,有着自然赋予的宝藏——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为其留下84座宝贵的古火山遗产。
独特的地质条件为当地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当地人心灵手巧,推出了丰富多样的火山特色农产品,如清甜爽口的火山西瓜、营养丰富的火山小米、口感甜糯的火山南瓜、汁多味美的火山西红柿……这些农产品凭借火山土壤孕育的品质,赢得了市场赞誉。
环顾全球,火山与农业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地区盛产葡萄,酿出的红酒回味悠长;在冰岛,地热滋养了绿色温室,生产出可口的西红柿、黄瓜;在中国山东的昌乐,当地人将火山元素融入品牌建设,创新性提出火山农业概念,构建起“1+N”火山农业品牌体系,推出“火山农八鲜”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南瓜、小米、西红柿等产品走上品牌化的快车道。
在昌乐,“火山农八鲜”包括西瓜、小米、西红柿、芋头、甜瓜、南瓜、花生、地瓜八种农产品。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电子商务委员会主任苏军认为,“火山农八鲜”填补了我国火山农产品品牌方面的空白。
科技让火山农业“火了”
火山农业如何得到市场青睐?科技是重要推手。记者发现,昌乐农业从业者有个共同点——乐于接纳新技术、新品种。
记者钻进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设施农业大棚里,一垄垄整齐的西红柿苗茁壮生长,翠绿的藤蔓沿着绳索向上攀爬。
“大棚里安装了人工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只需按下按钮,便可实现温、光、水、肥自动化控制。”该公司技术员梁其灿介绍,他们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西红柿科技小院,探索出“有机栽培+限根栽培+匮缺灌溉+自动化控制”高品质番茄种植体系,结合“AI+5G”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数字化种植。一系列举措可实现节省人工30%以上,投入品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只是昌乐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一个缩影。
昌乐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膜下滴灌、雄蜂授粉等20余项新技术在这里得到推广;该县与23个省的28家高校院所合作,成立科研平台3处,示范展示新品种4200余个,培育西瓜品种14个,其中“京美10K”“町琦冰糖子”等一批优良品种被种到了“火山土”里……
有了科技助力,昌乐“火山土”孕育的独特“有机果”,赢得了大市场。
据了解,昌乐西瓜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6万亩,产值超过20亿元,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首批全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入驻京东商城,品牌价值为47.85亿元,居西瓜类全国品牌价值首位;全国半数以上贝贝南瓜从昌乐中转,年交易量15万吨,产值超10亿元,昌乐成为全国优质南瓜重要集散地、中国小南瓜产业发展示范样板县;“黄金籽”西红柿为天猫、京东等平台水果番茄类年销量冠军,年销售额超1亿元……
“昌乐火山农业的提出是中国农业地质的创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白志达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在参加首届中国(昌乐)火山农业峰会后说:“这里发生的一幕幕场景说明,火山能为经济服务,这让人感到兴奋。”
除鲜食外,如何挖掘“火山农八鲜”的最大价值?随着山东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鲁东大学合作签约,上述问题有了答案。在昌乐火山农业品牌推介活动上,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贡汉生带去了果蔬储运保鲜技术和绿色加工技术。他期待,用科技为“火山农八鲜”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