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揭牌运行

2025-04-16 19:11:3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生 郑好

4月15日,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作为新区中试服务公共平台的首个配套项目,该中心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零部件的快速成型,大幅缩短产品迭代周期,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绵阳科技城新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四大创新产业为引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对高性能复杂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破解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惊险一跃”,该新区以中试为抓手,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2024年9月,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正式上线,同年10月,新区与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从开工到运行仅用时两个月,再次彰显“新区速度”。

该中心的建成不仅满足了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通过快速成型技术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定制服务。同时,依托中心建设,新区成功孵化了四川五八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基于自有激光/电弧增减材制造技术及专利,提供增材制造产品设计、设备开发等技术服务,预计2025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

据悉,为推动中试服务高效落地,新区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提供保障;出台《中试十条》完善顶层设计,探索组建1亿元中试基金、设立5000万元“先投后股”专项资金,并推出全省首个中试综合保险。同时,新区通过“招院引所”、建设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等举措,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打造大数据产业园、AI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产业载体,为成果转化提供“土壤”。

此外,新区还构建了“8+8”特色中试服务体系,涵盖委托研发、检验检测、试制生产等技术“硬”服务,以及市场调研、专利布局、成果评价等科技“软”服务。目前,新区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已聚集119家中试服务机构和30余个中试生产线,形成标准、专利、产品等多维度的支撑体系。

记者了解到,未来新区将继续深化“中试+”生态建设,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业新引擎,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