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鄢陵万象新

2025-04-16 19:00:0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通讯员 郑法魁

4月16日,当第一缕晨光撞碎河南鄢陵鹤鸣湖的涟漪,钢筋在焊花中舒展筋骨,脚手架攀着朝霞生长。

从厚植工业基础、做优三大产业支撑到用好资源禀赋、做强三个特色经济,从聚焦城乡融合、做实四项重点任务到“多点韧劲”“多点开花”“真抓实干”……鄢陵县正书写着新时代的“鄢陵答卷”。

发展新速度 日新又新之春

在鄢陵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千名工人日夜奋战,155个重点项目如明珠镶嵌,3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0.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7.7%,国家电网220千伏掣升储能电站、国统集团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生产等85个重点项目先后投产投用。许昌职业学院花都职教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河南省首个高值化再生塑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发环境(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启动,河南交投交通安全设施制(智)造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企地合作的领域日益拓展、成果加速涌现。

2024年,鄢陵完成生产总值425.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位居全市第一;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市首位。签约引进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35个、总投资13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市第一。

生态新画卷 和谐共生之春

在多次获得国内大奖的自由摄影师万枫的手机相册里,有一则“鸟浪”视频:冬日的鄢陵鹤鸣湖,远山如黛、湖面如镜。傍晚时分,随着阵阵鸣叫声,万鸟齐飞,不断变换着队形,在空中形成“鸟浪”壮观景象。

动物是环境最灵敏的“试纸”,是生态系统的“环评师”。2024年,鄢陵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同比分别提高2.8%和1.2%,空气优良天数233天,“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再现,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鄢陵唐韵小镇,千余亩樱花和玉兰花进入盛花期,艳如朝霞,白似瑞雪。小镇以“唐风雅韵·玉兰倾城·樱花烂漫”为主题,精心策划了“玉”你相约、“樱”你而来唐韵花海花朝节等多项旅游活动,“文旅+节会”“文旅+非遗”“文旅+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吸引众多游客。

良好生态是鄢陵的王牌。鄢陵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花木和康养融合发展,努力拓展以康养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鄢陵县依托风景秀丽的鹤鸣湖景区,规划了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坚持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有序发展的原则,建设国际康养小镇、生态休闲小镇、运动健康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等,打造多业态跨界融合的特色主题小镇集群,力争在5年内实现康养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幸福新生活 和煦温暖之春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4月6日,在鄢陵县怡康苑的小广场上,54岁的护理员刘爱春又唱起她拿手的豫剧《朝阳沟》。台上,她嗓音洪亮,手势、身段有板有眼。台下,十几位坐轮椅的“戏迷”听得津津有味。

怡康苑是鄢陵县的一家养老机构,也是全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首批试点之一。走进这里,绿色的苗木、芬芳的花草随处可见,俨然一座大花园。要说特别,就是住在这儿的248位“戏迷”,他们都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在这里,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免费集中托养,有专业治疗,有专人照理,还能看戏、锻炼、做手工等,丰富的生活让康养院里每天笑声朗朗。

在翠薇路社区,从衣食住行到文体教卫,步行15分钟范围内,幼儿园、便利店、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驿站等设施一应俱全。“15分钟生活圈”重新定义现代城市生活的幸福尺度。老年活动中心里常年笑声不断,老人们在这里打乒乓球、打牌、下棋、唱歌。

在陶成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四情监测站”正将传统农谚转化为数据语言,种粮大户刘迎春正在根据监测站数据,通过水肥一体化蝶式喷灌,为小麦输送水和肥料。这处300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每年可节水近万立方米,增产粮食4万公斤……

站在“十四五”向“十五五”跃进的风口,鄢陵御风行来应可期。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