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李哲
4月20日,“三江源生态影像志与流域文明深谈”活动在广东深圳举办。该活动以三江源的影像故事展为索引,以生态保护为议题,旨在探讨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实践意义。
“源头共生·来自三江源的60个影像故事”摄影展同期揭幕。据悉,该展览悉数摄影作品均由三江源当地牧民所拍摄,将在深圳好奇象图书馆持续开展2个月。
活动当日邀请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领域的学者及教育从业者进行专题发言及对话。在演讲“我们为什么需要西部?”中,来自北京大学学者的提问引发现场共同思考。
阿旺久美是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在三江源从事生态保护十余年。他用一连串故事介绍“地球与我们·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之路在于与社区生活的有机结合,无论是濒危动物的守护还是草场修复,社区的力量比志愿团队的覆盖面更广也更有潜力。”阿旺久美坦言,如何让社区真正参与其中,这是需要号召各界共同思考的话题。
在“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到AI时代教育思考”对话环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创始人汤敏、深圳市向上生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珠与阿旺久美等探讨对西部的看法,对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的理解,以及在AI时代,真实体验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该活动由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深圳市向上生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深圳好奇象图书馆共同举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