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2025-04-20 21:54:4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4月18—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在致辞中表示,大北农科技奖设立26年来,始终秉持“强农报国”的时代使命,致力于推动我国大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办奖奖项之一,为推动大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大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届奖项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彰显了中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活力。

“本届获奖成果涵盖种业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彰显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正伟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作为国际科创中心,聚焦种业振兴、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推动产学研融合,希望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激励青年人才投身农业科技,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科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性支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将科技赋能农业作为重要发力方向。希望龙头企业担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攻关;强化与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等平台联动,推动创新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纵深发展,共同构建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张清在致辞中表示,农业科技是解决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核心引擎,面对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需要依托农业科技企业和合作交流平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协将联合企业优化资源对接机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强国目标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代表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并宣布奖励的决定。本届奖项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奖励一批生物育种、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本届科技奖首次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奖,35岁以下获奖代表占获奖总量的27%,充分展现农业科技新生力量的蓬勃活力。

本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收到680项申报成果,经过200余位院士及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73项成果脱颖而出,包括特等奖5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30项及首次设立的青年科技创新奖20项,奖金总额高达1000万元。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