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数字技术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025-04-21 17:42: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王泳鉴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21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来到重庆市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了解到该乡通过构建“数字规划—智能监管—项目落地”全链条体系,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生态振兴的新路径。  

在铁门乡无人机智能机站,无人机沿预设航线腾空而起,10公里巡航半径内,30—40分钟的飞行便可精准捕捉耕地、林地、矿山、建设等6大场景动态。

“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无人机巡航画面,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巡查,大大提高巡查的效率。这一变化能够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违法占耕、森林火灾等问题,及时处置。”梁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綦勇介绍,依托梁平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定位,铁门乡建成乡村级无人机智能基站系统,“空中巡查+地面处置”,无人机每日巡航数据实时联通回传监管平台。2023年以来试点村庄实现违法占耕“零新增”。

“通过数字化改造,这片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今年菌菇产值已突破200万元,带动2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党总支书记邓大飞说到,菌菇每斤批发价4至6元,市场价卖到8、9元还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畅销垫江、忠县等地,2024年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固定资产规模超千万元。

2023年,铁门乡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对荒废水坝进行了整治,引入智能温控、湿度监测系统,建成标准化菌菇种植基地。通过自动化喷淋设备和环境调控技术,该乡实现菌菇10月至次年4月的反季高效培育,年产菌菇30余万斤。  

“为实现‘规划—实施—治理’数字化闭环管理,我区构建了铁门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数字化综合场景。”梁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綦勇介绍,实现了“一库汇数据、一账算四本、一屏览成效”的高效管理。目前,该平台已优化了5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查,有效避免了400万元的重复投资,为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副处长蔡建军表示,将持续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作用,从强化规划协同引领、强化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强化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引领项目,助推美丽重庆城乡风貌整体大美。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