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我国部分省份为适龄人群提供免费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服务,也有省份定额补偿,还有的探索了分级补贴等创新筹资模式。”每年4月最后一周是世界免疫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持续探索HPV疫苗惠民政策的区域探索进展及改善策略,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的目标。
宫颈癌主要由HPV感染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2023年联合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促进HPV疫苗接种,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疫苗。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
当前我国HPV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将进一步促进疫苗普惠,以形成群体免疫?学者专家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疫苗价格不断降低,为普惠创造条件
“无论何种疫苗,其覆盖率与价格息息相关。”应晓华表示,通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近年来HPV疫苗的价格持续下降,从最初的10%—20%的降幅到价格下降50%到70%。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多种HPV疫苗获批上市,涵盖二价、四价、九价等不同类型。由于HPV二价疫苗实现国产化,其价格已经从每剂超过百元降至27.5元/剂。
“越是用了先进技术的企业,越可能把成本做到更加可控的水平。”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杜珩说,为实现规模经济,企业不断优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带动整体市场价格下行。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助力HPV疫苗的种类不断丰富。新的国产HPV疫苗研制工作不断推进,资料显示,国产四价、九价疫苗陆续完成临床试验,进入审批申请的受理阶段,如获批上市将大大提升不同HPV疫苗的可及性。
“总体来看,HPV疫苗价格降幅超过很多集采药物的降幅,这为HPV疫苗从非免疫规划走向免疫规划奠定了基础。”应晓华介绍,目前,我国约有42%的省份完全免费提供HPV疫苗接种。一些地区也开始探索创新支付模式来扩大受益群体。如广东省根据地区差异,制定了分级的补贴模式,对粤东西北进行全额资助、珠三角发达地区零补贴,从而实现全广东省内HPV疫苗的公平普及。
推动免疫公平正当其时
“科学研究已经提供了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目前,我国HPV疫苗生产供应能力已经为实施HPV疫苗国家免疫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学院教授冯子健说。
尽管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表明,两剂次二价HPV疫苗能够更好节约免疫成本,且能为消除宫颈癌发挥关键积极作用,但数据表明,非免疫规划在实践中仍难以有效提升重点人群覆盖率。
世卫组织相关数据显示,自HPV疫苗2006年诞生以来,全球已有149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纳入免疫规划的平均接种率为62%,但全球一剂次的平均接种率仅为27%。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hina CDC Weekly》的文章中也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疫苗覆盖率最高,北京首针HPV疫苗接种率达25.40%,上海为20.99%,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和贵州五省份则均低于5%。
“当前一些财政条件好的地区开展了HPV疫苗的免费接种,但大多数地区的适龄女性尚未获得免费接种服务。”冯子健表示,按照健康优先发展战略,HPV疫苗接种应尽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促进健康公平,为我国广大女性提供预防宫颈癌的免疫保护,也助力我国消除宫颈癌目标如期实现。
(复旦大学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供图)